几年前,孟村弯头管件企业多数都是沿路建设、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,经营格局较为凌乱。针对这种状况,县委、政府实施了旨在提升产业整体形象的"项目入园,企业入区"工程。新区启动之初,县委、县政府领导意识到,项目建设 有高投入支撑,孟村管件自身底子薄、基础差,仅限于自我积累,难以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。但是,孟村在对外开放上也有自己的优势,不仅以弯头管件为主的特色产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强,而且全县有一支1万余人的驻外销售人员大军,几乎遍布 所有的大中城市,积累的资金达30多亿元,还掌握着信息、技术等资源。
按照"高起点规划、 建设、 能管理"的要求,县委、县政府于2003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的希望新区。聘请天津大学专家对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,按功能将新区划分为管材加工、管件物流、高新技术、商贸流通、生态公园等五大区域。先后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以希望大道为主干道的五纵八横路网,并完成了以110-220KV两个变电站为中心的电网、供排水网、电信、有线电视、信息宽带网等配套建设,实现了"五通一平"。同时启动了"辛满工业园"、天津弯头"法兰工业园"的建设,以辛大路、沧盐"黄金十字"为主框架,构筑起弯头管件业集群式、板块式发展的格局。
要在项目建设上有所作为, 借助外力在对外开放上实现突破。县委、县政府积极开展了"走四方"活动--制定出台了专门鼓励驻外人员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,将所有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,由县级领导带队,对他们广泛走访,向其介绍县里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,鼓励他们发挥自身资金、信息、市场、地缘和人缘等各方面优势,带着资金,带着项目,带着客商回乡创业。